我校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科建设研讨会

4月15日,我校在大学城校区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研讨会。吉首大学终身教授、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杨庭硕教授,杨庭硕教授团队成员贵州大学耿中耀副教授、贵州医科大学张振兴副教授、贵州民族大学彭兵副教授应邀到会“传经送宝”。我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吴晓萍教授、科研处处长王伟杰教授、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杜滨教授、文区学院院长金颖若教授、建工学院院长黄宗胜教授、杨军昌讲座教授、文区学院副院长于金娜教授,以及文区学院、建工学院、文传学院的部分教师和学科办工作人员出席会议。

1.jpg

会议现场

吴晓萍教授首先热情洋溢的介绍了杨庭硕教授的学术贡献。金颖若教授介绍了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建设设想,认为贵州非遗资源丰富,我校是全国首批招收非遗本科专业的院校之一,非遗学科对相关学科、专业具有较强的整合力,规划重点开展非遗理论与非遗数字化、农业非遗与农业现代化等领域的研究。

3.jpg

吉首大学终身教授、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庭硕教授

杨庭硕教授及其团队对我校非遗学科建设提出了宝贵建议。杨庭硕教授指出,非遗涉及学科较多,许多学科的内核实质都是非遗,非遗学科建设要立足资源优势,突出跨学科和在地性特色,从应用中找到突破口。杨庭硕教授着重强调,贵州木本农业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,曾经是贵州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,今天深入挖掘这些农业非遗,本土知识加制度保障,不仅能复兴一些产业,还能促进生态建设。

最后,双方围绕非遗学科建设主题,从学科融合、专业发展、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。本次研讨会,给予我校学科建设工作诸多启示,为我校在非遗学科建设、专业发展以及科学研究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
2.jpg

会后合影



共 1 页 1 条数据